钱敏之:成为行业顶级高手的秘密

    时间: 浏览:236次  来源:合营岛
导读:欢迎你来到合营岛的岛友分享栏目,今天是2023年3月3日,给你带来的是由合营岛合伙人钱敏之在群里面分享的《成为行业顶级高手的秘密》。

挖掘价值,分享价值,点亮人生!

各位总裁,晚上好!

今天钱敏知给你揭秘:成为行业顶级高手的秘密。

我们知道,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,方法就是刻意练习。

什么是刻意练习呢?

万维钢老师在他的《学习究竟是什么》里对刻意练习的方法进行了总结,主要是四点:

1只在“学习区”练习

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,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

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,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

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

————

一、只在“学习区”练习

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:最内一层是“舒适区”,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;

最外一层是“恐慌区”,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;二者中间则是“学习区”,是最适合我们现在学习的技能。

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,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。

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。

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知识点或技能,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,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。

当我们把一件事练熟以后,会把这件事“自动化”。

比如开车,刚会开车的人需要把注意力高度集中,而开熟了的人基本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开(实际场景中不建议这样做)。

甚至你问他怎么开的,他都说不清楚。

开车这件事已经进入他的舒适区。一旦进入舒适区,好的习惯变成“自动化”,坏的习惯会变成“固化”。这两个名字实际说的是同一个现象。

二、分块练习基本功

1.基本功讲究“套路”

刻意练习的最关键部分就是基础训练。

当一个运动员进行“基础训练”,或者一个学生学习“基础知识”的时候,他到底练的是什么,学的又是什么呢?

是套路。

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,它们大多具有某种“结构”,这些“结构”就是套路。

下棋用的定式,编程用的固定算法,这些都是套路。

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,是“长”在人脑中的。

这意味着如果你能打开大脑,你会发现每个人脑中的神经网络结构都不一样。

技能很不容易获得,一旦获得了也很难抹掉。

如此一来,高手与普通人就有了本质的区别。

高手拥有长期训练获得的特殊脑神经结构,他的一举一动可能都带着不一般的气质,连眼神都与众不同,简直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。

练习,是对人体的改造。

用什么方法才能迅速地让技能套路“长”在身上呢?关键在于两点:

(1)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

(2)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

2.对基本功进行拆分

体育训练和音乐训练毕竟强调“分块练习。

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,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,一块一块地反复练习。

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,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,注意到自己的错误。

3.重复,重复,再重复

想要把一个动作套路,一个技能,哪怕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,甚至是一种心态,“长”在大之中,唯一的办法是不断重复。

加州有个“害羞诊所”,专门帮助那些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。

这个诊所的专家不相信心理暗示疗法,他们相信练习。

怎么治疗恐女症?他们的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进行对话训练。

最初是在房间内让学员们对话并进行角色扮演,然后是让学员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或要求与之约会,

难度最高的是让学员有意识地在公共场合做出使自己难堪的事情,比如去超市把一个西瓜摔坏。

4.高度针对性

我在美国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,鉴于做物理研究需要经常做报告,导师出钱让我去学习了一阵子口语。

我的口语老师叫Antonia Johnson,第一次去这个口语班的经历完全出乎了我的预料。

她居然在两个助手的帮助下,使用看上去很专业的录音设备,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对我进行了一次语音诊断。

我被要求使用不同的音调和音量(最后是扯着嗓子大喊一个声音看看能坚持多少秒),读了很多完全没有意义的句子,其中包括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单词。

第二次去的时候她给我一份诊断报告,所有我读得不准确的英语发音都被标记了出来,这使得此后的训练非常具有针对性。

在后来的训练中我们模拟了各种情境下的对话,包括一般闲聊和正式演讲。

为了练习在电话中的发音,我每周得给她打电话。

如果针对性明确,那么看似无用的训练也可以很有用。

2011年CBA比赛中张兆旭的进步明显,原本身材薄弱力量欠缺的他突然变强了。

据解说嘉宾王仕鹏透露,这其实是张兆旭打拳击的结果。

姚明说过:“在NBA,球员练拳击已经是非常普及的了,这除了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自己的脚步移动速度,同时还可以帮助他增强上肢的力量……”

所以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,否则就是浪费时间。

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,且有明确的每次训练要完成的目标。

三、随时获得反馈

现在的课本和各种辅导书极其全面,人们完全可以自学,聪明人更有很强的自学能力。

那么,现代的老师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呢?正是提供即时的反馈。

世界上最好的高尔夫球球手,最好的国际象棋棋手,他们的比赛水平肯定超过自己的教练,可为什么他们还要请教练?

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练能在训练中以旁观者的身份提供即时的反馈。

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,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,本人必须能随时了解练习结果。

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:如果只是应付了事,你不但不会变好,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。

在某种程度上,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。

练习者必须要对错误极其敏感,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,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。

约翰・伍登(John Wooden)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,他曾率领UCLA(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)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NCAA(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冠军)。

为了获得伍登的执教秘诀,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,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。

结果表明,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中,6.9%是表扬,6.6%是不满,而有75%是纯粹的信息,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。

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:演示一遍正确动作,表现一遍错误动作,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。

这样的训练就好比练武功,一招一式都需要有人随时纠正,若不对则马上改,以避免错误动作变成习惯动作。

与外行想象的不同,这位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,甚至不讲课,每次说话从不超过20秒。

他只给学员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。

他要求给所有训练都做好无比详细的计划,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。

好教练,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,即使第一次见面,也能指出学员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。

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,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。

四、注意力高度集中

1.刻意练习不是娱乐

刻意练习不好玩。

刻意练习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,全力投入。

只有建立在刻意练习的基础上,总的练习时间才有意义。

在刻意练习中没有“寓教于乐”这个概念。

我们生活在一个试图把一切东西都娱乐化的时代,我们希望看个电影就能学到知识。

有时候我们也看纪录片,我们看纪录片就是为了学习,这总没错吧?

兰迪・奥尔森(Randy Olson)曾经是海洋生物学教授,后来改行去做了纪录片导演。

他在Don't Be Such a Scientist(《不要当这样的科学家》)一书中告诉我们,电影这个东西根本就不是一个教育工具,哪怕是纪录片。

他举了一个例子。

无脊椎动物一共有35种,其中有几个有意思的,比如章鱼和鱿鱼,有的可以在一秒钟内变换颜色,有的有人眼一样复杂的眼睛。

而剩下的其他种类就比较单调乏味了,像虫子一样,没人感兴趣。

如果你要拍一个关于无脊椎动物的纪录片,你应该怎么拍呢?你必须着重介绍那些有意思的种类!

你必时刻让观众保持兴趣!如果你在电影里画个无脊椎动物分类图,再找个老教授详细介绍每一种无脊椎动物的学术特点,观众早就睡着了。

可是如果是相关专业的大学课堂教学,学生们就必须学习全部种类,他们还要把每一种类的细节整理成系统化的形式,而且要重复学习。

纪录片对科学的作用并不在于让观众学到什么知识,而是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。

电影和电视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,但不是好的教育手段。

如果你想学点知识,最好的办法是找本书——最好是正规的教科书或者专业著作——

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坐下来反复读,而且还要自己整理笔记,甚至做习题获得反馈。

如果你坚持不了8分钟,你就不适合学这个。

学习需要重复,而重复一定不好玩。

教育需要全面,而娱乐一定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。

所以娱乐跟学习比如是不相容的。

如果你是在娱乐,你就不是在学习。

你可以用娱乐的手段号召人去学习,但娱乐本身绝对不是学习。

2.兴趣的作用

学习一个技能的初期,智商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。

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,兴趣的作用可能就越来越大了,因为兴趣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谁能坚持下来。

既然兴趣如此重要,最好的早期教育就应该是先慢慢培养兴趣。

我曾经听说,如果你统计那些钢琴大师的授业恩师,他们当然都是顶尖名师;

可是如果你统计这些大师的启蒙老师,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位钢琴老师,你会发现这些老师往往并没有什么名气。

这些启蒙老师并非都是钢琴高手。

但这些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本领:他们非常善于调动孩子对钢琴的兴趣。

他们能让孩子一上手就爱上这个乐器。

如果能建立起兴趣,我们希望这个兴趣能在练习过程中,随着练习者能力的提高,练习难度的加大,而越变越强。

在理想的状态下,整个过程可以形成一个正反馈:最初,这个孩子在音乐中有一点超出同伴的兴趣,于是他主动练习;

因为练习了,所以不仅仅是他的兴趣,他的音乐技能也超出了同伴;于是他的兴趣更大了,他进一步猛练;

他在比赛中获奖,于是他把目标定为成为顶级高手;在追逐这个目标的时候他发现音乐真是个博大精深的项目,越练越有兴趣。

也许很多科学家的成长就符合这个理想模型。

好啦,钱敏知今天的分享就是这样!

你有什么感悟心得,欢迎提交到群里,讨论交流!

挖掘价值,分享价值,点亮人生!

更多精彩揭秘,我们明天晚上8点再见!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heyingdao.cn/qmz230303.html

猜你喜欢

钱敏之:成为行业顶级高手的秘密

导读:欢迎你来到合营岛的岛友分享栏目,今天是2023年3月3日,给你带来的是由合营岛合伙人钱敏之在群里面分享的《成为行业顶级高手的秘密》。

2023-03-03  分类:岛友分享  浏览:237次


钱敏之:“三步信息创富模型”揭秘,草根创富的神奇利器!

导读:欢迎你来到合营岛,这里是合营岛合伙人钱敏之总裁在群里面的分享。今日分享的主题是:“三步信息创富模型”揭秘,草根创富的神奇利器!

2023-03-02  分类:岛友分享  浏览:247次


钱敏之分享:《王姗姗越努力越幸运:一个小镇青年的突围史》

导读:欢迎你来到合营岛的岛友分享栏目,2023年2月28日,合营岛合伙人钱敏之给大家分享的是来自于公众号“奴隶社会”的《越努力越幸运:一个小镇青年的突围史》作者:王姗姗。

2023-03-01  分类:岛友分享  浏览:200次


钱敏之:人生商业模式:有的人换回了全世界,有的人却一无所获!

导读:欢迎你来到合营岛的岛友分享栏目,你正在查看的是由合营岛合伙人钱敏之在2023年3月1日分享的《人生商业模式:有的人换回了全世界,有的人却一无所获!》作者刘润,来源刘润公众号。

2023-03-01  分类:岛友分享  浏览:213次